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理解文章大意,熟悉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古代外交辞令中的智慧与勇气,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理解课文内容并准确翻译全文;难点是把握唐雎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在历史背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引入本课,让学生初步了解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录音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停顿,并尝试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3. 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深入研读
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秦王提出的要求是什么?唐雎的态度如何?
- 唐雎是如何反驳秦王的?
- 最终结果怎样?
2.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发言,强调唐雎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品质。
四、拓展延伸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谈谈你认为作为一名公民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来维护国家利益?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学习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秦王和唐雎的历史背景。
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傲慢无礼
唐雎——冷静沉着
外交智慧与勇气
以上就是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