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通过绘本阅读,引导幼儿理解“抱抱”这一温暖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感受。
3. 激发幼儿对亲情和友情的感知,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意识。
活动准备:
- 绘本《抱抱》
- 幼儿熟悉的动物图片或玩具(如大象、猴子等)
- 轻音乐
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
- 教师播放轻音乐,营造温馨氛围。
- 出示绘本封面,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书吗?封面上的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并猜测故事内容。
2. 讲述故事:
- 教师以柔和的声音讲述绘本内容,边讲边展示每一页的画面。
-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停顿,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例如,“如果你是小猴子,你会怎么做呢?”
3. 互动环节:
- 提问:“为什么小猴子想要找妈妈抱抱?你们平时喜欢谁抱抱你?”
-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抱抱”的感受,并请个别幼儿上前表演“抱抱”的动作。
4. 延伸活动:
- 分组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图片或玩具,讨论并模仿该动物可能需要“抱抱”的场景。
- 表演时间:让每个小组上台表演自己设计的情景剧,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们在扮演什么。
5. 总结分享:
- 回顾整个活动,总结“抱抱”带来的快乐和安全感。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尝试用“抱抱”表达爱意。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绘本阅读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抱抱”这一情感表达方式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传递爱。活动中注重互动和体验,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课程,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