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营造安全、卫生、健康的饮食环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供应的安全可控,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1. 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 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水平。
3.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
4.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1. 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细化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定期组织制度学习和培训,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 加强食堂日常管理
对食堂的采购、储存、加工、留样、消毒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食材来源正规、质量合格。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即:不合格原料不入库、不符合标准不加工、未留样不售出、未经检测不使用。
3. 强化从业人员管理
定期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建立员工档案,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人员参与食品加工。
4. 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学校成立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小组,定期对食堂进行卫生、操作、设备等方面的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邀请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形成外部监督合力。
5.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广播、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向师生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形成良好的校园食品安全氛围。
6. 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和责任人,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问题能够迅速响应、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影响。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食堂硬件设施,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3.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畅通师生意见渠道,及时解决食品安全相关问题。
五、总结与评估
每学期末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内容,推动食品安全工作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校将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