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2025-07-01 19:31:36

问题描述: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19:31:36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中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理解坐标思想,掌握用列和行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正确读写数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在方格纸上的位置。

- 掌握数对的书写规范,知道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通过小组合作与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数对的含义,能正确使用数对表示位置。

- 难点:理解列与行的顺序,以及数对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方格纸、彩色笔

- 学生座位表(模拟教室布局)

- 数对卡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天上课都坐在不同的位置上,如果老师想请小明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你们怎么告诉老师他在哪里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引出“位置”的概念,进而引出“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认识列与行

出示教室座位图,引导学生观察:

- 列是从左到右排列的;

- 行是从前到后排列的。

(2)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师讲解:在数学中,我们通常用“数对”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比如(3,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3)课堂活动:找座位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座位图,随机说出数对,让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位置,并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用数对怎么表示。

3. 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中的基础练习题,如在方格纸上标出指定数对的位置。

(2)小组合作:每组发一张座位表,互相说数对,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准。

4. 拓展提升(8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电影院的座位、地图上的坐标等,引导学生思考数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视野。

5. 总结与反思(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数对”的作用和表示方法。同时布置课后小任务: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房间布局,试着用数对描述某个物品的位置。

六、作业设计:

1. 完成课本P19页的练习题。

2. 在方格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用数对记录每个点的位置。

七、板书设计:

```

用数对确定位置

列 → 行

(3, 4)

→ 第3列,第4行

```

八、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入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数对表示位置,但在理解数对顺序方面仍需加强训练。今后可结合更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