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秋的古诗词大全】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古人对节气的变化极为敏感,常以诗寄情,借景抒怀。立秋时节,天高云淡,凉风渐起,万物由盛转衰,正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寄托思绪的好时机。以下是一些描写立秋的经典古诗词,让我们一同感受古人笔下的秋意。
1. 《立秋》——刘翰(南宋)
一叶梧桐一报秋,
草虫络纬响空楼。
纱厨藤簟罗衣薄,
独坐悲秋新霁后。
这首诗通过“一叶梧桐”点明立秋的到来,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孤寂。诗人独自坐在凉席上,听着蟋蟀的声音,心中泛起淡淡的哀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秋思》——张籍(唐代)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虽然这首诗并非专门写立秋,但其描写的秋风送信、思乡之情,与立秋时节的氛围十分契合。秋风起,游子归心似箭,也让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淡淡忧伤。
3. 《山行》——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虽未直接提到“立秋”,但诗中“寒山”、“霜叶”等意象,正体现了初秋时节的景色。诗人漫步山间,欣赏枫林晚照,意境悠远,情感真挚。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描绘的是夏末秋初的田园风光,既有蝉鸣、蛙声,也有细雨和星光,展现了立秋前后自然环境的微妙变化。
5. 《秋夕》——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此诗描绘的是秋夜的静谧与浪漫,诗人借“流萤”、“牵牛织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梦幻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6. 《秋日偶成》——程颢(宋代)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这首诗虽写的是秋天的闲适生活,但也反映了立秋之后人们心境的转变。秋日宁静,万物安详,人心也随之平和。
7. 《登高》——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晚年所作,虽非专写立秋,但“万里悲秋”一句,道尽了立秋时节的苍凉与人生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以上这些古诗词,不仅描绘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也寄托了古人对时光、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无论是“一叶知秋”的敏锐,还是“秋风起兮”的惆怅,都让今天的我们依旧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诗意与温情。
如果你也喜欢古典文学,不妨在立秋时节读一首诗,感受古人笔下的秋意,体会那一份独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