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07-05 21:51:57

问题描述: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翻译及赏析,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21:51:57

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翻译及赏析】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是一首抒发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作。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牧在江南游历时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一、原文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翻译

青山隐约,江水悠长,

深秋时节,江南的草木仍未枯黄。

在二十四桥的月光下,

那位美人是否还在吹箫?

三、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在扬州时所作,寄给好友韩绰的一首诗。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江南秋日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第二句“秋尽江南草未凋”,点明时节虽已入秋,但江南的景色依然繁茂,表现出诗人对江南风物的喜爱和留恋。

后两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古迹,明月之夜更添几分诗意。而“玉人”则可能指韩绰本人,也可能是一位才女,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或佳人的思念与牵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情感含蓄而深沉,体现了杜牧诗歌中常见的婉约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结语

《寄扬州韩绰判官》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一幅江南秋色的画卷,一首友情的赞歌。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深情。杜牧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