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母原文及赏析】《别老母》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全诗以深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离别母亲时的复杂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难以割舍的亲情。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母子情深的代表之作。
原文:
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发萧萧两鬓垂。
儿行千里母担忧,
慈颜未改旧时姿。
一别经年音信断,
梦中常忆泪沾衣。
欲将心事托鸿雁,
无奈云山万里迟。
赏析:
这首诗以“别老母”为题,开篇即点明主题,描绘出诗人即将离开母亲的场景。“搴帷拜母河梁去”,一句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表现出诗人含泪告别母亲的情景。母亲头发花白,面容憔悴,却依旧保持着慈爱的笑容,令人动容。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也道出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无论孩子走到多远,母亲的心始终牵挂着他们。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离别时的不舍与对母亲牵挂的深刻体会。
后两句“一别经年音信断,梦中常忆泪沾衣”,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远离家乡,无法与母亲相见,只能在梦中回忆她的身影,醒来时已是泪湿衣襟。这种情感的表达极为细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最后两句“欲将心事托鸿雁,无奈云山万里迟”,诗人试图借助飞鸟传递思念,但现实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无法实现心愿。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也透露出一种无力感和深深的遗憾。
总结:
《别老母》虽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厚的感情。诗中既有对母亲慈爱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哀愁,更有对亲情的无限眷恋。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充满人性温度的诗作,读来令人动容。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触动了每一个游子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对母亲的思念与牵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情感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