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教案】《公输》是《墨子》一书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故事。文章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墨子的智慧与辩才,同时也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知识,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墨子劝阻楚王攻打宋国的过程。
2. 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结构。
3. 学习并运用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 理解“兼爱”“非攻”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墨子的论辩技巧与思想主张。
- 难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特点,理解古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战争是否总是正义的?”然后引出《公输》这篇文章,介绍作者墨子及其思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文本初读(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播放录音或示范朗读,帮助学生正音、断句。同时,要求学生标出不理解的字词,为后续讲解做准备。
3. 字词讲解(15分钟)
教师选取文中重点实词(如“公输盘”“攻”“义”等)和常见虚词(如“之”“以”“于”等)进行讲解,结合例句分析其用法,帮助学生掌握文言词汇。
4. 内容解析(20分钟)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墨子与公输盘、楚王之间的对话,梳理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墨子是如何一步步说服楚王放弃攻宋的,体会其逻辑严密、语言犀利的特点。
5. 思想探究(10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兼爱’‘非攻’是什么意思?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思想还有现实意义吗?”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发表观点,提升思辨能力。
6. 拓展延伸(10分钟)
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推荐学生阅读《墨子》其他篇章,了解墨家学派的思想体系。同时,可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和平”与“战争”的看法。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文言词语和句式。
2. 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非攻”思想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公输
——墨子
主旨:劝阻楚国攻宋,倡导“非攻”“兼爱”
人物:墨子、公输盘、楚王
语言风格:逻辑严密,辞锋犀利
思想内涵:反对侵略,提倡和平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角度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公输》的内容与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文言文的语感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