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中考题】《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文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向往隐逸生活的志趣。作为一篇经典古文,它常被选入中考语文试卷中,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在中考中,《与朱元思书》通常会以选择题、翻译题、内容理解题或赏析题的形式出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点和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字词解释
1. 风烟俱净:风和烟都消散了,形容天气晴朗。
2. 天山共色:天和山的颜色一样,指天空和山峦呈现出相同的青白色。
3. 从流飘荡:随着水流漂浮,形容行船的自由自在。
4. 急湍甚箭: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形容水势迅猛。
5. 负势竞上:高山凭借地势争相向上生长。
6. 泠泠作响:形容流水发出清脆的声音。
7. 鸢飞戾天:老鹰飞到天空,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
8. 经纶世务者:忙于政务的人,指热衷于功名利禄之人。
9. 窥谷忘反:看到山谷就忘记了返回,形容景色迷人。
二、句子翻译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呈现出同样的颜色。
2.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里,这里的山水奇异美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风景。
3.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猛烈的浪涛像奔跑的马一样。
4.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河两岸的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木。
5.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不停地鸣叫,猿猴的叫声也不断。
6.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想飞上天空的人,看到山峰就会平息心中的欲望;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山谷也会忘记返回。
三、内容理解与主旨分析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两岸的山水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灵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主题思想总结:
《与朱元思书》通过对富春江山水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同时也批判了世俗功利,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四、常见考题类型与答题技巧
1. 选择题:考查字词解释、句意理解等。
- 答题时要结合上下文,注意古今义的区别。
2. 翻译题:要求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 注意文言虚词(如“之”、“乎”、“者”)的用法,保持语义通顺。
3. 内容理解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
- 抓住关键句,如“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分析作者情感倾向。
4. 赏析题:考查语言特色、修辞手法等。
-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水势之急。
五、拓展延伸
《与朱元思书》不仅是中考重点篇目,也是学习古文写作的好范本。其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值得反复诵读和品味。
结语:
掌握《与朱元思书》的文言词汇、句式结构和思想内涵,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积累,勤于思考,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