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

2025-07-30 19:10:07

问题描述: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0 19:10:07

伤寒论序(原文+译文)】原文:

夫伤寒之病,天地之常气也。人感之则为病,病则有轻重之分,治法各异。仲景张公,生于汉末,世乱民苦,疫疠频仍。乃著《伤寒杂病论》,以济苍生,其功大矣。

余尝读其书,见其理精而法密,辞约而义博。盖其所言,非独伤寒一病,实为百病之纲领也。故后世医者,皆宗其法,奉为圭臬。

然今之学医者,或拘于章句,或泥于方药,未得其要。是以医道日衰,病者多苦。余窃以为,欲明仲景之旨,当先通其意,而后及于术。

昔者岐伯问于黄帝曰:“余闻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此言诚哉!医者之道,贵在知变,贵在通达。若执一隅之见,而不察时势之变,则难应万变之疾。

故吾愿后学,勿以仲景之书为死法,而当以活法观之。知其源流,明其脉络,始可为良医也。

译文:

伤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致病因素。当人体受到这种邪气侵袭时,就会引发疾病,病情的轻重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因此有所差异。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先生,在战乱频繁、百姓疾苦的时代,目睹瘟疫流行,于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用来救助百姓,他的贡献非常巨大。

我曾经阅读过这本书,发现其中的道理精深而方法严密,语言简练却含义丰富。书中所讲的内容,不只是针对伤寒这一种病,实际上涵盖了各种疾病的诊治原则。因此,后世的医家都尊崇他的理论,将其视为医学的经典。

然而,如今学习医学的人,有的拘泥于文字表面,有的执着于药物方剂,却未能掌握其中的精髓。因此,医学的水平逐渐下降,患者也常常受苦。我认为,想要真正理解张仲景的思想,首先要明白他的意图,然后再去研究具体的治疗方法。

古代的岐伯曾向黄帝请教说:“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人,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遵循阴阳的变化,顺应自然的规律。”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医生的学问,关键在于懂得变化,善于灵活应对。如果只是一味地固守某种观点,而不了解时代的变化,就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病情。

因此,我希望后来的医学生不要把张仲景的书当作死板的教条,而应该用灵活的态度去理解和运用。了解它的来源和发展,明白它的结构和逻辑,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良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