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课堂作业试题及答案-

2025-07-31 21:16:54

问题描述:

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课堂作业试题及答案-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31 21:16:54

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2《孟子》三章课堂作业试题及答案-】在八年级语文学习中,文言文部分一直是学生较为头疼的内容之一。而《孟子》三章作为经典篇章,不仅语言凝练、思想深刻,更是培养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素材。2020年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第22课选取了《孟子》中的三篇经典文章,包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机会。

本课的课堂作业试题设计紧扣课文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理解文章主旨,并提升文言文阅读与分析能力。以下是针对该课的相关试题及解析,供教师教学参考或学生自主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自然条件)

B. 委而去之(去:离开)

C.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D. 寡助之至(寡:少)

答案:A

解析:天时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等客观条件,而非“自然条件”这一泛指概念。

2. “所以动心忍性”的意思是( )

A. 用来感动内心,使性格变得坚韧

B. 用来动摇内心,使人变得软弱

C. 用来激励人心,增强意志力

D. 用来改变性格,使其变得温和

答案:A

3. 《富贵不能淫》中,孟子提出“大丈夫”的标准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君子以义为先,以利为后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舍生取义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认为“人和”的重要性在于__________。

答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其核心观点是__________。

答案:逆境能使人成长,安逸则可能导致失败

3. 《富贵不能淫》中,孟子用“__________”来比喻大丈夫应有的气节。

答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中,“是人”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将要承担重大责任的人

5. 孟子主张“仁政”,认为统治者应以__________治国。

答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谈谈你对“人和”这一概念的理解。

答案要点:

“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上下同心,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孟子认为,即使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终也会失败。因此,“人和”强调的是民心向背,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通过哪些例子说明“忧患可以兴国,安乐可以亡身”?请简要概括。

答案要点:

孟子列举了古代圣贤如舜、傅说、胶鬲、管仲等人,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磨炼自己,最终成就大事;而像纣王这样沉溺于享乐的君主,则导致国家灭亡。这说明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激发人的潜能,从而成就大业。

四、作文题(20分)

结合《孟子》三章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要求立意明确,结构清晰,论据充分。

写作提示:

可以从“仁政”“忧患意识”“人格修养”等方面切入,结合现实社会现象进行论述,体现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结: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孟子》三章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更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文言词汇和句式,还能深入体会孟子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