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等唐诗四首赏析题附包括答案】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唐诗以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后世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对象。其中,《野望》《春望》《登高》《山居秋暝》四首诗,不仅代表了唐代诗歌的高峰,也常被选为语文考试中的经典赏析题。本文将围绕这四首诗进行简要赏析,并附上相关题目及参考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
一、《野望》——王绩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独自行走在郊野的情景。诗中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孤寂与惆怅的情绪。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感到无依无靠,最终以“长歌怀采薇”来寄托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题:
1. 请分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两句的意境。
2. 诗中“相顾无相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这两句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和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萧瑟、静谧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内心的孤寂感。
2. “相顾无相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疏离感,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无奈与孤独。
二、《春望》——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杜甫的《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中描绘了战乱后的长安城,满目疮痍,物是人非。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赏析题:
1. 简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艺术手法。
2. “家书抵万金”一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参考答案:
1. 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和鸟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因感伤时局而流泪,因离别而心惊,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2. 这句诗反映出战乱时期信息闭塞、书信难通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三、《登高》——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这是杜甫晚年所作的一首七律,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诗中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象,也有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全诗情感沉郁,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赏析题:
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有何象征意义?
2.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 这两句通过“落木”与“江水”的意象,象征着时光流逝、人生无常,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2.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漂泊、疾病缠身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也反映出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四、《山居秋暝》——王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王维的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中的宁静美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恬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赏析题:
1. 请分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的意境。
2.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这两句描绘了月光洒在松林之间,泉水在石头上缓缓流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之美。
2.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热爱,也暗示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然。
总结:
《野望》《春望》《登高》《山居秋暝》四首诗,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唐诗的丰富内涵与艺术价值。无论是王绩的孤寂、杜甫的忧国、王维的闲适,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希望本文的赏析与题目解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