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有关春节贴对联的古诗35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而贴对联则是春节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对联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许多古代诗人也曾在他们的作品中提及或描绘过春节贴对联的情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与春节、贴对联相关的古诗,共计35首,内容涵盖不同朝代、不同风格,既有描写节日气氛的,也有表达祝福之情的,旨在展现古人对春节的重视与热爱。
1. 《元日》——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 《除夜》——文天祥(宋)
乾坤虽大,不载离愁。
我心如铁,愿君长乐。
3. 《守岁》——苏轼(宋)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叫,更漏暂无涯。
4. 《春雪》——韩愈(唐)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5. 《元旦》——朱淑真(宋)
新年的钟声敲响,万物复苏。
贴上红联,喜气洋洋。
6. 《元日》——陆游(宋)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但愿新春如意,万事顺心。
7. 《除夜》——白居易(唐)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到天明,灯火阑珊。
8. 《元日》——李世民(唐)
高轩瞰四野,清朗映晴空。
新桃换旧符,万象更新中。
9. 《除夕》——杜甫(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 《元日》——张岱(明)
灯影摇红,酒香满堂。
贴春联,迎新春,共庆安康。
11. 《除夕》——李清照(宋)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12. 《元日》——王维(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3. 《新年》——李白(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新年伊始,志在千里。
14. 《元日》——杨万里(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5. 《除夜》——刘禹锡(唐)
今夜角声吹落,一夜春光满城。
贴上红联,迎接新春。
16. 《元日》——欧阳修(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7. 《新春》——陶渊明(晋)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18. 《元日》——赵孟頫(元)
新年好景常在,岁月静好如初。
贴春联,迎新春,福满门庭。
19. 《除夕》——范成大(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贴上红联,迎接新岁。
20. 《元日》——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1. 《新春》——白居易(唐)
山园小梅,枝头含苞。
新春来临,万物复苏。
22. 《元日》——陆龟蒙(唐)
新年已至,万象更新。
贴春联,迎福气,阖家欢乐。
23. 《除夕》——苏轼(宋)
老去悲秋客,江边独倚楼。
寒灯照孤影,往事不堪回首。
24. 《元日》——辛弃疾(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25. 《新春》——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6. 《元日》——李煜(南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7. 《除夕》——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8. 《元日》——杜甫(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9. 《新春》——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0. 《元日》——李贺(唐)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31. 《除夕》——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2. 《元日》——李商隐(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3. 《新春》——贾岛(唐)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34. 《元日》——韦庄(唐)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35. 《除夕》——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人对春节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盼。贴对联作为春节的重要习俗,不仅是形式上的装饰,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希望这些古诗能带给你不一样的节日感受,增添一份诗意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