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完璧归赵原文和翻译

2025-08-03 21:34:48

问题描述:

完璧归赵原文和翻译,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3 21:34:48

完璧归赵原文和翻译】“完璧归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典故之一,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文臣蔺相如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将秦国强索的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从而维护了国家尊严与利益。

一、原文

>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曰:“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相如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私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若不许,秦怒,祸在赵。”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以璧易赵城,而赵王斋戒五日,使臣奉璧,以先入献于庭。今大王轻慢赵国,不以诚待之,臣请就死于廷!”因持璧却走,欲以头击柱,欲碎之。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城予赵。

>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今大王亦以诚信待赵,赵王敬奉璧,而大王不受,是欺赵也。臣请就死于此!”秦王与群臣相视而笑,左右或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秦王不得已,乃辞谢,延请相如上座,礼遇甚厚。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二、译文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派人给赵王写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这块玉璧。赵王和大将军廉颇等大臣商议说:“如果给秦国,恐怕得不到城池,反而被欺骗;如果不给,又怕秦国出兵攻打。”大家一时拿不定主意,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的人,但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能行?”缪贤回答:“我曾经犯过罪,打算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劝阻我说:‘您怎么知道燕王会信任您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和燕王在边境会面,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希望和您交朋友。’所以我才知道他对我有好感。’蔺相如说:‘赵国强大,燕国弱小,而您又受到赵王的信任,所以燕王想和您建立私人关系。现在您却要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肯定不会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脱掉衣服,伏在刑具上请罪,这样也许能免于一死。’我听从了他的建议,赵王也原谅了我。我认为这个人是个勇敢且有智慧的人,应该可以派他去。”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玉璧,可以给他吗?”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赵王说:“如果不答应,秦王生气,就会对我们不利。”蔺相如说:“如果赵国不给,责任就在赵国;如果给了玉璧,而秦王不给城,责任就在秦国。比较这两种情况,宁愿答应秦国,承担失信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去?”蔺相如说:“如果您实在没有人,我愿意带着玉璧去秦国。”于是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玉璧前往秦国。

秦王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玉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玉璧传给美人和左右侍从看,大家都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到秦王根本没有诚意给予赵国城池,便上前说:“玉璧上有瑕疵,请让我指给您看。”秦王把玉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趁机拿着玉璧退后几步,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都竖了起来,对秦王说:“大王想要用玉璧换赵国的城池,赵王为此斋戒了五天,派我来献玉璧。现在大王如此轻慢赵国,不以诚信对待我们,我请求在这里死去!”于是他拿着玉璧后退,准备用头撞柱子,想把它砸碎。秦王怕他砸碎玉璧,只好道歉,坚持请求,并召来官吏查看地图,指着从这里开始的十五座城池给赵国。

蔺相如看出秦王只是假装答应,实际上并不打算给城,便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共认的宝物,赵王因为害怕,不敢不献出来。现在大王也应当以诚信对待赵国,赵王恭敬地献上玉璧,而大王却不接受,这是在欺骗赵国。我请求在这里死去!”秦王和群臣互相看看,有人想用刀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大声呵斥,众人都不敢动。秦王没有办法,只好道歉,邀请蔺相如上座,对他非常礼遇。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认为他贤能,任命他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三、总结

“完璧归赵”不仅是一个关于智慧与勇气的故事,更是中国古代外交策略的典范。蔺相如在面对强权时,不卑不亢,巧妙周旋,最终保住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这个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气节的象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