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三字经全文译文

2025-08-06 02:26:37

问题描述:

三字经全文译文,快急死了,求给个正确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6 02:26:37

三字经全文译文】《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重要经典之一,自南宋时期流传至今,以其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特点,成为儿童学习汉字和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必读之书。全篇共1000余字,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编写,内容涵盖历史、伦理、道德、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中华文化传承中的瑰宝。

“三字经”三个字,虽看似简单,却蕴含深远。它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古人通过这种方式,让孩童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与教诲,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以下为《三字经》全文的通俗译文,便于现代读者理解其内涵:

人之初,性本善。

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天性原本相差不大,但后天的习惯和环境使他们变得不同。

苟不教,性乃迁。

如果不去教导,人的本性就会逐渐改变。

教之道,贵以专。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昔孟母,择邻处。

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多次搬家。

子不学,断机杼。

她甚至为了教育儿子,把织布机上的线剪断,以此告诫他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窦燕山,有义方。

五代时期的窦禹钧(窦燕山)教育孩子很有方法。

教五子,名俱扬。

他教了五个儿子,个个都成名成家。

养不教,父之过。

养育而不加以教导,是父母的过错。

教不严,师之惰。

教育不严格,是老师的疏忽。

子不学,非所宜。

孩子不学习,是不应该的。

幼不学,老何为?

小时候不学习,长大后又能做什么呢?

玉不琢,不成器。

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之物。

人不学,不知义。

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和礼仪。

为人子,方少时。

作为子女,在年少的时候。

亲师友,习礼仪。

应当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和规矩。

香九龄,能温席。

东汉时期的黄香,九岁就能为父亲暖床。

孝于亲,所当执。

他对父母的孝顺,是应该效仿的榜样。

融四岁,能让梨。

孔融四岁时,就懂得谦让,把大的梨让给兄长。

弟于长,宜先知。

尊敬兄长,是小孩子应该知道的道理。

首孝悌,次见闻。

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增长见识和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知道数字,认识文字。

一而十,十而百。

从一到十,再到一百,这是基本的数数方式。

百而千,千而万。

再从一千到一万,逐步扩大。

三才者,天地人。

天地人被称为三才,是宇宙的基本构成。

三光者,日月星。

日、月、星称为三光,是自然界中最明亮的事物。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君臣之间讲道义,父子之间讲亲情,夫妻之间讲和睦。

曰春夏,曰秋冬。

春夏秋冬是四季的变化。

此四时,运不穷。

这四个季节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曰南北,曰西东。

东西南北是四个方向。

此四方,应乎中。

这四个方向围绕着中央,形成一个整体。

曰水火,木金土。

水、火、木、金、土是五行的基本元素。

此五行,本乎数。

五行的运行,源于数字的变化规律。

曰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是五常,是做人应有的道德标准。

此五常,不容紊。

这五种道德不可混淆,必须明确区分。

稻粱菽,麦黍稷。

稻、粱、菽、麦、黍、稷是六种主要粮食作物。

此六谷,人所食。

这些谷物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主要食物。

马牛羊,鸡犬豕。

马、牛、羊、鸡、狗、猪是常见的六种家畜。

此六畜,人所饲。

这些动物是人们饲养的家禽家畜。

曰喜怒,曰哀乐。

喜、怒、哀、乐是四种情绪。

此四感,人所同。

这些情感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感受。

凡训蒙,须讲究。

凡是教育孩童,都要讲究方法。

详训诂,明句读。

要详细解释词语,明确句子的停顿。

为学者,必有初。

学习的人,都有一个开始。

小学终,至四书。

小学阶段结束后,就要学习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论语》共有二十篇,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

群弟子,记善言。

弟子们记录下孔子的善言妙语。

孟子者,七篇止。

《孟子》有七篇,是孟子的思想总结。

讲道德,说仁义。

书中主要讲述道德与仁义的道理。

作中庸,子思笔。

《中庸》是子思所写。

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的意思是不过分,也不改变。

大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孝经通,四书熟。

《孝经》通晓之后,四书也应熟练掌握。

如六经,始可读。

接着可以阅读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书易,礼春秋。

这六部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易经》《礼记》《乐经》《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这六部经典应当深入研究。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

还有《连山》《归藏》《周易》,都是古代的占卜之书。

三易详,考羲皇。

这三种《易》的详细内容,都出自伏羲氏。

经既明,方读子。

经典明白了之后,就可以开始学习诸子百家的著作。

撮其要,记其事。

要抓住重点,记住其中的内容。

五子者,有荀杨。

五位重要的思想家,包括荀子、杨雄等。

文中子,及老庄。

还有王通(文中子)、老子、庄子等。

经子通,读诸史。

经书和诸子都通晓之后,就可以阅读各种史书。

史记一,汉书二。

《史记》和《汉书》是两部重要的史书。

后汉三国,晋隋唐。

接下来是后汉、三国、晋朝、隋朝、唐朝的历史。

宋齐梁陈,北南朝。

还有宋、齐、梁、陈以及南北朝的历史。

高祖兴,汉业建。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的基业。

若周公,勤于政。

像周公一样,勤于政务,治理国家。

太祖兴,宋朝建。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宋朝。

怀帝逊,晋室乱。

晋怀帝被废,晋朝陷入混乱。

梁敬帝,陈后主。

梁敬帝、陈后主是南北朝时期的皇帝。

隋文帝,开皇治。

隋文帝杨坚开创了“开皇之治”。

太宗武,贞观期。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

玄宗乱,安史起。

唐玄宗晚年发生动乱,安史之乱爆发。

宋太祖,受禅让。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禅让登基称帝。

太宗继,真宗立。

宋太宗和宋真宗相继执政。

仁宗盛,庆历新。

宋仁宗时期国力强盛,庆历年间进行改革。

神宗用,王安石。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推行变法。

靖康耻,徽钦俘。

靖康之耻,徽宗和钦宗被金人俘虏。

高宗南,建行宫。

宋高宗南渡,在南方建立行宫。

元世祖,统一局。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

明太祖,驱胡虏。

明太祖朱元璋驱逐元朝,建立明朝。

清太祖,定鼎京。

清太祖努尔哈赤奠定清朝的基础。

至顺治,入中原。

清顺治帝进入中原,统治全国。

民国兴,共和立。

中华民国成立,实行共和制度。

世事变,古今传。

世间事物不断变化,历史流传至今。

《三字经》不仅是一部启蒙教材,更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浓缩。它用最简洁的语言,传递最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