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句子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文章以岳阳楼为引,抒发了作者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本文不仅文辞优美,而且思想深刻,历来被奉为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岳阳楼记》中部分经典句子的翻译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意境。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翻译:
在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担任太守。
解析:
开篇点明时间、人物及事件背景。滕子京因政治原因被贬,但并未因此消沉,反而积极治理地方,体现出他的责任感与担当。
原文: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翻译: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睦,各种荒废的事业都重新兴办起来。
解析:
这句表现了滕子京在任期内的政绩卓著,也侧面反映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治理能力。
原文: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
于是他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原来的规模,并将唐代和当代贤人的诗词文章刻在楼上。
解析:
滕子京不仅重视政务,还注重文化传承,通过重建岳阳楼来弘扬文风,彰显了他对文化的尊重与推崇。
原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
我观察巴陵地区的美景,全在洞庭湖这一片水域。
解析:
此句引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为下文描绘湖景做铺垫,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原文: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
洞庭湖连接着远山,吞纳着长江,水势浩大,广阔无边;清晨阳光洒落,傍晚云雾缭绕,景象变化无穷。
解析:
这段描写生动展现了洞庭湖的辽阔与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语言形象而富有气势,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原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
至于那连绵不断的细雨,整月不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波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峦也失去了轮廓;商人旅客无法前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地昏暗,虎啸猿啼。
解析:
这段描绘的是阴雨连绵、天气恶劣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压抑、凄凉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担忧与不安。
原文: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
到了春天天气晴朗,水面平静,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碧绿的湖面广阔无边;沙鸥飞舞聚集,鱼儿畅游;岸边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郁郁葱葱。
解析:
此段描绘了春日洞庭湖的明媚风光,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原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翻译: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志士的心思,他们的做法或许不同于上述两种人,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
这句话引出了作者对“仁人”精神的思考,为下文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奠定了基础。
原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
不因为外物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而悲伤;处在朝廷高位就忧虑百姓,身处民间就忧虑君主。
解析:
这是全文的核心思想,体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责任,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
原文: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翻译:
无论是做官还是退隐,都会感到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大概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解析:
这是全文的高潮,也是范仲淹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
结语:
《岳阳楼记》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社会的责任感。今天重读此文,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