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走月亮》教学实录】在本次语文课堂中,我们围绕课文《走月亮》展开教学。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描绘了作者与母亲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展现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字中的诗意美,还能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表达。
课堂伊始,我以“月亮”为主题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月亮的印象和感受。有的学生说“月亮是夜晚的灯”,有的说“月亮像一个温柔的姐姐”。通过这样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后续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接下来,我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让学生关注句子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比如,“月光洒在小路上,像铺了一层银色的纱”这句话,我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月光的柔美。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心中的“走月亮”场景,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深入分析课文时,我重点讲解了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传达情感。例如,“妈妈的手温暖而有力,牵着我一步步向前走”这句话,不仅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也体现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自己与家人一起走在夜晚的小路上是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几个关键段落,并尝试用绘画或短文的形式再现课文中的情景。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情感内涵。
最后,我布置了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和妈妈走月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与亲人一起走在夜晚的小路上的感受。学生们积极参与,写出了许多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充分展现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还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他们在情感上也得到了一定的触动,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处的时光。这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与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