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2025-08-09 15:06:52

问题描述: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15:06:52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的一篇著名寓言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邹忌通过巧妙的方式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采纳谏言的故事。这篇古文语言精炼,寓意深刻,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俊美。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照着镜子,对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妻子说:“您非常漂亮,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又去问他的小妾:“我和徐公谁更漂亮?”小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和他坐着谈话,便问客人:“我和徐公谁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打量他,觉得自己不如徐公;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是相差甚远。晚上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他说:“我的妻子说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小妾说我漂亮,是因为她害怕我;客人说我漂亮,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去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我的妻子偏爱我,小妾害怕我,客人有求于我,都夸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土地广阔,有一千多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和左右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的大臣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从这些来看,大王被蒙蔽得很厉害啊。”

齐威王说:“你说得好。”于是下令:“臣民能够当面指出我过错的,给予上等赏赐;上书劝谏我的,给予中等赏赐;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让我听到的,给予下等赏赐。”命令刚下达时,大臣们纷纷进谏,宫廷门前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后,偶尔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这件事后,都来朝拜齐国。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就取得了胜利”。

总结: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忠言逆耳”的道理,强调了领导者应虚心接受意见、广开言路的重要性。邹忌以自身经历为引,委婉地指出齐王的不足,最终促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典范。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治国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