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民服务工作制度】为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规范社区便民服务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工作目标
社区便民服务工作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围绕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管理,推动社区服务向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打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二、服务内容
1. 日常事务办理:协助居民办理户籍、医保、社保、低保等基础性事务,提供政策咨询与业务指导。
2. 生活服务支持:提供水电维修、垃圾清运、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日常保障服务。
3. 便民信息平台:建立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发布政策通知、活动安排、招聘信息等,方便居民获取信息。
4. 特殊群体关爱: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独居户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定期走访、心理疏导等关爱行动。
5. 志愿服务引导:鼓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助老、助残、环保、义诊等公益活动。
三、工作原则
1. 以人为本: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注重服务对象的多样性与个性化需求。
2. 公开透明: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信息应公开透明,接受居民监督。
3. 协同联动:加强与街道、物业公司、辖区单位及社会组织的协作,形成服务合力。
4. 持续改进:定期收集居民意见,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四、管理制度
1. 值班制度: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实行轮班制,确保服务时间覆盖居民日常活动时段。
2. 首问负责制:对前来咨询或办理业务的居民,首位接待人员需全程跟进,不得推诿。
3. 投诉反馈机制:设立意见箱、热线电话、线上平台等多种渠道,及时受理并处理居民投诉建议。
4. 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服务台账和居民档案,做到资料完整、查询便捷、责任可溯。
五、考核与奖惩
1. 对表现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服务态度差、办事拖拉、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相应处理。
3. 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社区居委会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共同推动社区便民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备注:本制度旨在构建一个更加贴近居民、服务高效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