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丢手绢》】一、活动名称:
《丢手绢》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感受民间游戏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反应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 手绢若干(根据班级人数准备)。
2. 空旷的活动场地。
3. 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可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境:“今天我们要玩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叫做‘丢手绢’。这个游戏是以前小朋友们最喜欢玩的一种传统游戏,大家一起来试试看吧!”
2. 游戏讲解(5分钟)
教师先向幼儿简单介绍游戏规则:
- 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手拉手坐下或站成一圈。
- 一人拿着手绢,在圈外绕着走,边走边唱“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 当唱完后,把手中的手绢悄悄地放在某位小朋友的背后,然后迅速跑回原位。
- 如果被发现,就要表演一个小节目;如果没有被发现,那么被放手绢的小朋友就要站起来追他。
3. 游戏进行(10—1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注意安全,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参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小结与分享(5分钟)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你刚才玩得开心吗?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游戏的意义,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五、活动延伸:
可以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玩“丢手绢”的情景;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和模仿。
六、注意事项:
1. 游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奔跑碰撞。
2. 鼓励所有幼儿积极参与,不冷落任何一名孩子。
3.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调整游戏难度,适当简化或增加规则。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丢手绢”游戏活动,幼儿不仅体验到了传统游戏的魅力,还增强了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入类似的民间游戏,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