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2025-08-10 04:57:20

问题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0 04:57:2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词三首》,理解每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感受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对自然、生活的美好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三首古诗词的内容,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方式。

- 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古人的精神世界。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古风音乐,营造诗意氛围。

2.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电视上或者书本上看到过古代诗人写的诗?你们知道哪些诗人?”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看看古人是如何用简短的文字描绘美丽风景和深厚情感的。”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示范朗读《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平乐·村居》)。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节奏。

3. 分组朗读,教师进行正音和指导。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宿新市徐公店》

- 介绍作者: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

- 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结合插图想象画面。

- 提问引导:“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里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的内容。

2. 《四时田园杂兴》

- 介绍作者:范成大,宋代诗人。

- 分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

-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 《清平乐·村居》

- 介绍作者:辛弃疾,豪放派词人。

- 解释“清平乐”是词牌名,理解词的大意。

- 结合图画,引导学生想象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温馨。

- 讨论:“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你最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与三首诗相关的动画或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布置小任务: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首诗,画出自己心中的画面,并写一段简单的解说文字。

3. 小组交流分享,教师点评。

(五)总结升华(5分钟)

1. 回顾三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它们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3. 鼓励学生多读古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古诗词三首》。

2.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最喜欢的古诗》,谈谈你对某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

```

古诗词三首

—— 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

春天的生机 农民的辛劳 乡村的安宁

画面感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

七、教学反思(课后):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的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今后可进一步加强朗读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经典诗词,丰富文化底蕴。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常见句式,适合实际教学应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