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陀螺》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
《陀螺》
小时候,我最喜爱的游戏就是玩陀螺。陀螺是一种小小的玩具,形状像一个圆锥体,底部有一根尖尖的木棍。它虽然不大,却能旋转得非常快,发出“嗡嗡”的声音,让人感到十分有趣。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院子里比赛谁的陀螺转得久。我的陀螺是爸爸亲手做的,用的是坚硬的木头,打磨得非常光滑。比赛开始了,我们用鞭子抽打陀螺,看谁的陀螺转得最久、最稳。我的陀螺一上场就飞快地旋转起来,像个勇敢的战士,稳稳地站在那里,不一会儿就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从那以后,我更加喜欢陀螺了。每当我看到陀螺在桌上旋转时,就会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陀螺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童年游戏的乐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 激发学生对传统玩具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 难点:学习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小时候玩过哪些有趣的玩具?有没有玩过陀螺?”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兴趣,引出课题《陀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意思。
3.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分段朗读课文,逐段分析内容。
2.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陀螺外形和动作的句子,感受其生动形象。
3. 讨论:为什么作者特别喜欢陀螺?他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陀螺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陀螺的结构和玩法。
2.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分享其中的故事。
3. 教师总结:陀螺不仅是一个玩具,更承载着童年的回忆和快乐。
(五)布置作业(5分钟)
1.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最喜欢的玩具》,要求写出玩具的样子、玩法以及它带给你的快乐。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板书设计
```
《陀螺》
——童年的回忆
外形:圆锥体,尖底
动作:快速旋转,“嗡嗡”声
情感:怀念童年,快乐时光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玩具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
如需配套的PPT课件、练习题或教学视频资源,欢迎继续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