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杜甫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诗词阅读及答案

2025-08-11 04:03:52

问题描述:

杜甫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诗词阅读及答案,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04:03:52

杜甫月夜忆舍弟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诗词阅读及答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歌中极具情感深度的作品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这首诗虽篇幅短小,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诗史”风格中的人文关怀与情感表达。

一、原文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二、字词解释

- 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表示战事频繁。

- 断人行:路上没有人行走,形容战乱导致交通中断。

- 边秋:边塞的秋天,象征萧瑟与孤寂。

- 一雁声:一只孤雁的鸣叫,象征孤独和思乡。

- 露从今夜白:指白露节气到来,天气转凉。

- 月是故乡明:虽然月亮在别处也一样明亮,但在家乡的月亮却显得格外亲切。

- 有弟皆分散:兄弟们都流离失所,无法团聚。

- 无家问死生:没有家可以打听亲人是否还活着。

- 寄书长不达:写信常常无法送达。

- 况乃未休兵:更何况战争还没有停止。

三、译文

战鼓声打断了人行的道路,边塞的秋天里只有一声孤雁的鸣叫。从今夜开始,露水变得洁白,而月亮却比别处更加明亮。我虽有兄弟,却都各自流落他乡;没有一个安稳的家,也无法知道他们的生死。寄出的书信往往无法送达,更何况现在战火还未停息。

四、赏析

《月夜忆舍弟》通过描绘边塞的冷清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战乱年代的无奈。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尤为经典,道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

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展现了杜甫诗歌中“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诗人在战乱之中,面对亲人离散、音讯全无的困境,内心充满忧伤与无助,这种情感在短短八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五、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诗中“戍鼓断人行”一句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答:描写的是战乱时期,道路上行人稀少,交通中断的景象。

2. “月是故乡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月亮的特殊情感。

3. 诗中“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答: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亲人离散、生死不明的悲惨现实。

4.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杜甫的诗歌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善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寄托内心情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人文关怀。

六、总结

《月夜忆舍弟》不仅是一首思乡之作,更是一幅战乱时代下人民苦难生活的缩影。杜甫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笔触,记录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悲剧与温情,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