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古诗译文】《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秋夜,诗人独自在外漂泊,听到风吹落叶的声音,感受到浓浓的秋意,心中涌起思乡之情。接着,他看到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隐约传来孩童玩耍的声音,勾起了他对家乡和童年的回忆。
逐句翻译与赏析:
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形容风吹过梧桐树叶的声音,“送寒声”则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凉意。这句诗通过听觉描写,渲染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点明了地点,“秋风”不仅带来了季节的变化,也触动了游子内心深处的情感。“动客情”说明诗人因秋风而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细腻而真挚。
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促织”指的是小孩子用小灯笼捉蟋蟀,这是古代乡村常见的秋夜活动。诗人通过这一画面,表现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远离家乡的孤独感。
第四句:“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深”说明时间已晚,“篱落”指篱笆边,“一灯明”则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一画面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温馨,仿佛在提醒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仍有美好事物值得珍惜。
总体感悟:
《夜书所见》虽然只有四句,却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诗中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生活场景的再现,情感真挚动人。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会。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的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无论是身处异乡的游子,还是热爱自然的文人,都能从中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