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古诗】在古代的诗词长河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暮江吟》。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寄托了对人生、时光的感悟。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短短二十八字,却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日傍晚江景图。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江面上,一半波光粼粼,一半映照成红色,仿佛天地间被染上了一层温柔的色彩。这种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诗的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夜晚,九月初三的夜晚,天色渐暗,露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月亮则像一张弯弯的弓,悬挂在天际。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整首诗充满了画意与情思。
“暮江吟”这一标题本身便带有浓厚的诗意,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眼前的景物,表达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珍惜。这种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所在。
《暮江吟》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自然、对生活的共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诗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去欣赏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感受岁月静好。
无论是学生学习古诗,还是文人墨客品读经典,《暮江吟》都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最深沉的情感,让人心生敬意,回味无穷。
总之,《暮江吟》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关于时间、生命与美的哲思之作。它的魅力,在于那淡淡的诗意与永恒的美感,令人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