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王右军诈睡》原文及翻译译文

2025-08-13 12:44:32

问题描述:

《王右军诈睡》原文及翻译译文,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12:44:32

据媒体报道,近日,【《王右军诈睡》原文及翻译译文】引发关注。一、文章总结

《王右军诈睡》是一则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的古代轶事,讲述的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右军)在面对权臣王敦的威胁时,巧妙地以“诈睡”来化解危机的故事。故事展现了王羲之临危不乱、机智应对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政治处境与处世智慧。

该故事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寓意深刻,是研究魏晋风度和士人精神的重要文本之一。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假装睡觉
王右军年减十岁,尝与王敦共坐。 王羲之年龄还不到二十岁,曾经和王敦一起坐着。
敦谓曰:“君性急,何以得寿?” 王敦对他说:“你性格急躁,怎么能长寿呢?”
羲之曰:“岂以寿为贵?但能自保耳。” 王羲之回答:“难道长寿就值得珍贵吗?只要能保全自己罢了。”
敦怒曰:“汝言若此,安得久乎?” 王敦生气地说:“你这样说,怎么能活得长久呢?”
羲之曰:“足下见其生,未见其死也。” 王羲之说:“您只看到他活着,没看到他死了。”
敦大怒,欲杀之。 王敦非常愤怒,想要杀了他。
羲之惧,乃诈睡。 王羲之害怕,于是假装睡觉。
敦遂止。 王敦于是停止了杀他的念头。

三、内容解析

从文中可以看出:

- 王羲之的机智:面对王敦的威胁,他没有直接对抗,而是选择用“诈睡”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体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

- 魏晋士人的生存之道:在权力斗争激烈的背景下,士人往往需要灵活应变,避免无谓的冲突。

- 语言风格:文中对话简洁有力,反映出魏晋时期士人之间交流的风格——直率而含蓄,富有哲理。

四、结语

《王右军诈睡》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现了王羲之个人的智慧与胆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风貌。通过这一故事,我们得以窥见魏晋风骨的精髓,以及古人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