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学校开展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简报】引发关注。为增强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我校于近期组织开展了“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掌握识别和应对方法,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
一、活动总结
本次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主任主持,结合实际案例与多媒体资料,向学生普及了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常见诈骗类型(如冒充老师、虚假中奖信息、网络兼职诈骗等)、诈骗手段分析、防范技巧以及遇到诈骗后的应对措施。
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遭遇诈骗的经历,增强了对网络诈骗危害的认识。同时,班主任还向学生发放了《防诈手册》,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此次班会,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也促进了家校合作,共同构建起防范网络诈骗的防线。
二、常见网络诈骗类型及防范建议(表格)
诈骗类型 | 常见手段 | 防范建议 |
冒充亲友诈骗 | 通过微信、QQ冒充熟人借钱或索要信息 | 不轻信陌生账号,涉及转账务必电话核实 |
网络兼职诈骗 | 承诺高薪、低门槛兼职 | 不轻信“轻松赚钱”广告,核实平台资质 |
虚假中奖信息 | 伪造中奖通知要求支付手续费 | 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
网络贷款诈骗 | 以“无抵押贷款”为诱饵收取费用 |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轻信“快速放款”承诺 |
伪基站短信诈骗 | 发送仿冒银行、快递等短信 | 不轻易点击短信链接,核对信息来源 |
游戏交易诈骗 | 以低价游戏道具诱导交易 | 通过官方平台进行交易,避免私下转账 |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全校师生对网络诈骗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防范技能。今后,我校将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定期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确保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