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起处置固定资产损益分录是用资产处置损益吗能举个例子吗】引发关注。自2019年起,我国会计准则进行了调整,其中在处理固定资产处置时,会计科目也有所变化。此前,企业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损益通常通过“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进行核算,但根据新会计准则,现在更推荐使用“资产处置损益”这一科目来反映相关业务。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适用时间 | 自2019年起执行的新会计准则 |
原科目 | 营业外收入/支出 |
新科目 | 资产处置损益 |
适用范围 |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损益 |
目的 | 更准确地反映资产处置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
二、为什么使用“资产处置损益”?
在2019年之前,企业在出售固定资产时,其产生的收益或损失通常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这容易造成利润结构不清晰,无法准确体现资产处置对企业的实际影响。
新会计准则引入“资产处置损益”后,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因处置资产而获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有助于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三、会计分录示例(以固定资产出售为例)
假设某公司于2023年5月出售一台原值为1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万元的设备,售价为7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3%。则账务处理如下:
1. 收到出售款项(含税):
借:银行存款 79.1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1万元
贷:资产处置损益 70万元
> 注:70万元为不含税销售额,计算方式为 70 ÷ (1 + 13%) = 61.95万元,增值税为 61.95 × 13% = 8.05万元,合计约79.1万元。
2. 结转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累计折旧 60万元
借:资产处置损益 40万元
贷:固定资产 100万元
> 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原值 - 累计折旧 = 100 - 60 = 40万元。由于售价为70万元,因此产生收益30万元(70 - 40),但在上述分录中,资产处置损益借方为40万元,贷方为70万元,最终净收益为30万元。
四、表格对比(旧科目 vs 新科目)
项目 | 旧会计准则(2019年前) | 新会计准则(2019年后) |
科目名称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资产处置损益 |
使用场景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 | 同上 |
利润影响 | 混入营业外收支 | 单独列示,更清晰 |
准则依据 | 《企业会计准则》 |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等 |
五、结论
从2019年起,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使用“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来记录相关的损益,而非以往的“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这种调整不仅符合会计准则的变化,也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2019年起处置固定资产损益分录是用资产处置损益吗能举个例子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