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的意思是什么】“隔岸观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站在对岸看对岸的火势。它用来比喻对别人遇到的困难或危机采取旁观态度,不加干涉、不施以援手,甚至可能在暗中观察局势发展,等待时机从中获利。
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表示一种冷漠、自私或观望的态度,强调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状态。
“隔岸观火”出自《战国策·齐策》:“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从者曰:‘先生,是何言也?’曰:‘此非吾所知也。’于是,相与入于馆,坐定,而左右皆笑之。于是,赵王乃使使者以车三十乘,往迎之。”虽出处略有不同,但后世引申为“旁观者清”的意思,后来演变为“隔岸观火”,形容对他人困境漠不关心。
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对他人遭遇不闻不问、只顾自己利益的人,具有明显的道德评判色彩。
表格展示:
词语 | 隔岸观火 |
拼音 | gé àn guān huǒ |
出处 | 《战国策·齐策》(引申) |
释义 | 比喻对别人的困难或危机不加干预,只是在一旁观察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袖手旁观、冷眼旁观、漠不关心 |
反义词 | 见义勇为、挺身而出、雪中送炭 |
语法结构 | 动宾结构 |
常见语境 | 批评他人的冷漠、自私行为 |
成语类型 | 成语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可以清晰地理解“隔岸观火”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在日常生活中提醒人们要具备责任感和同理心,避免成为“隔岸观火”的人。
以上就是【隔岸观火的意思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