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何谓支架式教学

2025-08-23 07:17:51

问题描述:

何谓支架式教学!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3 07:17:51

何谓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一理念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任务与独立完成任务之间的差距。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架”,如提示、示范、问题引导、反馈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教师逐渐减少支持,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最终实现自我调节和自主学习。

一、核心概念总结

概念 内容
定义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临时性支持,帮助其完成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任务。
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施方式 提示、示范、提问、反馈、合作学习等
特点 动态性、阶段性、个性化、互动性
适用对象 学习初期或难度较大的内容
教师角色 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学生角色 主动探索者、问题解决者

二、支架式教学的应用形式

应用形式 说明
语言支架 如词汇、句型、表达方式等,帮助学生组织语言表达
认知支架 如思维导图、图表、流程图等,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情感支架 如鼓励、肯定、情感支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社会支架 如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促进交流与协作
技术支架 如使用多媒体、在线工具等辅助教学

三、支架式教学的优势

1. 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分步引导,使复杂任务变得可操作。

2. 提高参与度:学生在教师的支持下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

3. 促进深度学习:通过不断调整支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支架的逐步撤除,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5. 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学生水平灵活调整支架强度。

四、支架式教学的挑战

挑战 说明
支架设计不当 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角色转变困难 需要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
时间成本高 需要更多时间进行个别化指导
评估标准不明确 难以量化支架的有效性
学生依赖性强 若支架撤除过快,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任务

五、结语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注重过程、强调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关注其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进度,灵活调整支架的形式和强度,从而实现高效、可持续的教学目标。

以上就是【何谓支架式教学】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