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前倨后恭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2025-08-31 04:28:02

问题描述:

前倨后恭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04:28:02

前倨后恭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前倨后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对待他人时态度前后不一,起初傲慢无礼,后来却变得恭敬有加。这种行为通常是因为对方身份或地位发生了变化,导致态度发生转变。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前倨后恭
拼音 qián jù hòu gōng
含义 原指先傲慢,后恭敬。现多用来形容人对权势者态度前后不一,趋炎附势。
用法 多用于描述人的态度变化,带有贬义色彩。
近义词 前恭后倨、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反义词 一视同仁、始终如一、平等待人

二、出处说明

项目 内容
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
原文 “始吾见之,踞于上坐,不为礼;今而敬之,俯而迎之。”
释义 一开始我见他时,他高高在上,对我很不礼貌;现在他却低头迎接我,态度恭敬。
背景 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张仪与楚国官员之间的故事,反映出当时官场中趋炎附势的现象。

三、使用示例

1. 他对老板前倨后恭,让人觉得虚伪。

2. 有些人为了利益,对上级前倨后恭,毫无原则。

3. 那位官员以前看不起我们,现在却对我们点头哈腰,真是前倨后恭。

四、总结

“前倨后恭”这一成语形象地揭示了人性中趋炎附势的一面,常用于批评那些因权力或利益变化而改变态度的人。其出自《史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与出处,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方式,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与道德现象。

以上就是【前倨后恭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