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谴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2025-08-31 06:25:45

问题描述:

谴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06:25:45

谴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谴”是一个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字,常用于表示责备、谴责或惩罚等含义。它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用法和意义,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义总结

“谴”本义为“责备”,引申为“惩罚”或“斥责”。在古代文献中,“谴”多用于君主对臣子的责备,或上级对下级的训斥,也用于描述因过失而受到的处罚。

- 基本含义:责备、谴责、惩罚。

- 使用对象:多用于上对下的责罚,如君主对臣子、长辈对晚辈。

- 情感色彩:带有负面情绪,通常表示不满或惩戒。

二、常见用法与例子

用法 例句 解释
责备 “王谴其臣。” 国王责备他的臣子。
谴责 “百姓皆怨,王被谴。” 百姓都抱怨,国王因此被谴责。
惩罚 “罪大者,必遭谴。” 犯了大罪的人,一定会受到惩罚。
诏令 “诏曰:‘尔有罪,当受谴。’” 皇帝下诏说:“你有罪,应当受到责罚。”

三、相关词语搭配

搭配词 含义 举例
谴责 对错误行为的批评 谴责不忠之臣
谴返 被责备后返回 谴返无功
谴谪 惩罚、责罚 受到天谴
谴书 责备的文书 谴书至京

四、总结

“谴”在古代汉语中主要表示责备、谴责或惩罚之意,常见于君臣之间或上下级关系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权力关系的体现。理解“谴”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古文中的语气和语境。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字义 责备、谴责、惩罚
使用对象 上对下(如君主对臣子)
常见用法 责备、谴责、惩罚
例子 “王谴其臣”、“百姓皆怨,王被谴”
相关搭配 谴责、谴返、谴谪、谴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谴”在古代不仅是简单的“责骂”,更是一种带有权威和道德评判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伦理规范。

以上就是【谴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