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法家的意思】“入则无法家拂士”出自《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在内没有贤能的辅佐之臣,在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威胁,那么这个国家就容易陷入安逸,最终走向衰亡。
其中,“法家拂士”是关键概念,理解它对于把握整段话的含义至关重要。
一、
“法家拂士”中的“法家”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法家学派”,而是指“有法度的人”或“守法的贤士”,即那些能够遵守法纪、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贤臣。“拂士”则是“辅佐之士”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辅佐君主、维护法纪的贤士”。
因此,“法家拂士”指的是那些在朝廷中能够依法治国、辅助君王处理政务、提出忠言的贤能之士。他们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国家稳定与发展的保障。
当一个国家内部缺乏这样的贤臣,外部又没有强敌的威胁,就会导致君主沉溺于享乐,国家失去警觉和进取精神,最终走向衰败。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含义说明 |
入则 | 在国内、内部 |
法家 | 有法度的人 / 守法的贤士(非后世法家学派) |
拂士 | 辅佐之士 / 忠谏之臣 |
法家拂士 | 内部有贤能辅佐之臣,能够依法治国、忠言直谏的官员 |
无法家拂士 | 缺乏贤臣辅佐,国家失去监督与警示,容易陷入安逸与腐败 |
出则 | 在国外、外部 |
敌国外患 | 外部的敌人或威胁 |
无敌国外患 | 没有外部压力,国家容易懈怠,失去进取动力 |
三、结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强调了国家内部需要有贤能之士的辅佐,才能保持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同时,外部的压力也是推动国家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只有内外兼备,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以上就是【入则无法家拂士的法家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