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恶痛绝的意思及解释】“深恶痛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厌恶和憎恨。它不仅体现了强烈的情感色彩,也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一、
“深恶痛绝”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意是“非常痛恨,极端讨厌”,后来引申为对某种行为、现象或人物的强烈反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感上的极端程度,通常用于形容对不道德、不公正或令人愤怒的事情的强烈态度。
在使用时,“深恶痛绝”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语气较为严肃。它的感情色彩鲜明,能有效传达说话者的态度和立场。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深恶痛绝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字面意思 | “深”表示程度极深,“恶”指厌恶,“痛”为痛恨,“绝”为极端。整体意为极度厌恶和痛恨。 |
引申含义 | 对某人或某事极度的憎恨和反感,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不良行为、现象或人物的强烈不满。 |
情感色彩 | 极度负面,表达强烈的憎恶情绪。 |
近义词 | 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愤愤不平、深以为耻 |
反义词 | 甘之如饴、喜出望外、欢欣鼓舞、心悦诚服 |
例句 | 他对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深恶痛绝。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中使用“深恶痛绝”时,应注意语境的恰当性。它适用于描述对某些社会现象、个人行为或政策的强烈反对,但不宜滥用,以免显得夸张或不真实。同时,搭配合适的上下文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总之,“深恶痛绝”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说话者的强烈情感,在适当的场合中使用,可以提升语言的深度与说服力。
以上就是【深恶痛绝的意思及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