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意思解释】“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或感到高兴时,情绪过于激动,以至于失去了常态,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或态度。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强调在得意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口不论世事,唯雅咏谈玄,遂成高士,而性好清谈,每言‘得意忘形’。” |
含义 | 在得意之时失去常态,表现得过分兴奋或失态。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表示情绪失控。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得意忘形(重复)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谨言慎行 |
二、详细解释
“得意忘形”中的“得意”指的是因成功、胜利或获得某种好处而感到高兴;“忘形”则是指失去常态,举止失当。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取得成就后,因过于兴奋而忽视了应有的礼仪或分寸,甚至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
例如:一个人在比赛中获胜后,当场大喊大叫、手舞足蹈,显得非常失态,就可以说他“得意忘形”。
需要注意的是,“得意忘形”虽然是一个贬义词,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以带有幽默或调侃的意味,比如朋友之间开玩笑说对方“今天得意忘形了”。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生活 | 他一拿到奖状就得意忘形,连老师都看不下去了。 |
工作场合 | 做项目成功后,他得意忘形,把同事的建议都听不进去。 |
学习环境 | 考试得了第一名,他得意忘形,反而影响了后续的学习状态。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对象:适用于批评或提醒他人注意情绪控制。
- 语气把握:不宜过度使用,以免显得刻薄或不近人情。
- 情感表达:可以搭配“太过”、“过于”等词语,增强语气。
五、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提醒人们在取得成绩时要保持谦逊与冷静。它不仅是对行为的描述,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管理和修养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控制情绪、保持理性,是成熟与智慧的表现。
以上就是【得意忘形意思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