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桃花源记重点注释

2025-09-15 18:09:57

问题描述:

桃花源记重点注释,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8:09:57

桃花源记重点注释】《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下是对《桃花源记》的重点注释,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文章背景与主题

《桃花源记》通过一个渔夫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全文语言简洁优美,寓意深远,是中国古代文人理想社会的象征。

二、重点词语注释

序号 词语 出处 注释
1 落英缤纷 第一段 落花纷纷扬扬的样子,形容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2 便得一山 第一段 就看到一座山,表示渔夫沿着溪流走后发现山的存在。
3 仿佛若有光 第一段 看起来好像有光亮,暗示桃花源的存在。
4 林尽水源 第一段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表示进入桃花源的入口。
5 土地平旷 第二段 地势平坦开阔,形容桃花源内的环境优美。
6 屋舍俨然 第二段 房屋整齐有序,说明桃花源内生活秩序井然。
7 有良田美池 第二段 有肥沃的田地和美丽的池塘,表现桃花源的富饶与自然之美。
8 黄发垂髫 第二段 老人和小孩,代指所有百姓,表现桃花源中人人安康、和谐共处。
9 便要还家 第二段 邀请渔夫回家,表示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10 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三段 不值得对外人说,表达桃花源人希望保持隐秘、不受外界干扰的愿望。

三、关键句解析

句子 解析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为故事的发生提供背景。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夫在溪边行走,不知不觉忘记了路程的远近,暗示桃花源的神秘与超凡。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人自称是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而来到这里,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人不知道汉朝之后的历史,说明他们与外界完全隔绝,生活在理想状态中。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表达桃花源人不愿将这个地方暴露给外界,体现了对理想世界的保护意识。

四、思想内涵

《桃花源记》不仅是一篇描写理想世界的散文,更寄托了作者对和平、自由、平等社会的追求。文中“桃花源”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安逸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无奈。

五、总结

《桃花源记》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核心思想在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社会的公平与安宁。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注释与解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

如需进一步探讨《桃花源记》的文学价值或历史背景,可继续深入阅读相关研究资料。

以上就是【桃花源记重点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