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原文及译文】《通书》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重要著作,全书共10卷,内容涉及儒家伦理、宇宙观、人生观等思想,是理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本文将对《通书》的原文与译文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主要章节内容,便于读者理解。
一、
《通书》以“诚”为核心思想,强调修身养性、内外兼修,主张通过道德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书中融合了儒家经典思想与道家自然观,提出了“太极”、“阴阳”、“五行”等概念,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体系。
全书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体现了周敦颐对人性、社会、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通书》原文及译文对照表
章节 | 原文 | 译文 |
第一章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上天赋予人的本性称为“性”,遵循本性而行称为“道”,修养此道称为“教”。 |
第二章 | 性者,天地之心也。 | 人性是天地之心的体现。 |
第三章 | 心,生而神灵,不虑而知,不思而得。 | 心是生来就具有灵性的,无需考虑就能知道,无需思索就能获得。 |
第四章 | 无极而太极。 | 没有极限的太极。 |
第五章 |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 太极运动产生阳气,静止产生阴气。 |
第六章 | 阴阳一太极,太极本无极。 | 阴阳源于太极,太极本自无极。 |
第七章 | 五行之生也,各具其德。 | 五行各自具备其特性。 |
第八章 | 人者,五行之秀也。 | 人是五行中最精华的部分。 |
第九章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人能够弘扬大道,而不是大道弘扬人。 |
第十章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君子注重根本,根本确立,道自然生成。 |
三、总结
《通书》虽篇幅不大,但内容深邃,思想丰富,是理解儒家理学思想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原文的解读与翻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周敦颐关于人性、宇宙、道德等方面的哲学观点。该书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至今仍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通书》的具体篇章或深入探讨其思想内涵,可参考相关注释与研究资料。
以上就是【通书原文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