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自弃是什么意思】“自暴自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不再追求进步或改变。这个词语由“自暴”和“自弃”两个部分组成,分别表示自我糟蹋和自我放弃。
“自暴自弃”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或失败时,不思进取,甚至主动放弃自己的前途和努力,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现状,从而陷入消极、颓废的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还可能对周围的人产生负面影响。
该词带有强烈的贬义,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斗志、没有责任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自暴自弃”的状态,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人际关系恶化、职业发展停滞等问题。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自暴自弃 |
拼音 | zì bào zì qì |
含义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放弃自己,不思进取,消极悲观 |
出处 | 《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描述人的心理状态 |
近义词 | 自甘堕落、自怨自艾、得过且过 |
反义词 | 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
适用场景 | 描述人缺乏斗志、放弃努力的情况 |
贬义色彩 | 是 |
心理影响 | 消极悲观、缺乏动力、自我否定 |
小结:
“自暴自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希望和勇气,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轻易放弃。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以上就是【自暴自弃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