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固定资产如何写会计分录】在企业日常经营中,购置或接收固定资产是常见的经济行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多样,包括外购、自行建造、接受投资、融资租入等。不同的取得方式对应的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对常见几种取得方式的会计分录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和参考。
一、外购固定资产
当企业通过支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方式从外部购买固定资产时,应按照实际成本入账。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安装费等。
会计分录: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固定资产 | ××× | —— |
银行存款 / 应付账款 | —— | ××× |
说明:
- “固定资产”科目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
- “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根据付款方式确定。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应将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会计分录: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在建工程 | ××× | —— |
原材料 / 应付职工薪酬 / 银行存款 | —— | ××× |
转入固定资产时: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固定资产 | ××× | —— |
在建工程 | —— | ××× |
说明:
- “在建工程”用于归集建造过程中的所有支出;
- 工程完工后,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
三、接受投资取得固定资产
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固定资产形式的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若公允价值更可靠,则按公允价值确认。
会计分录: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固定资产 | ××× | —— |
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 —— | ××× |
说明:
- 若投资方为自然人或非企业单位,可能涉及“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
- 通常适用于企业设立或增资时。
四、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是一种长期租赁方式,承租人在租赁期满后通常可以获得资产的所有权。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同自有资产进行核算。
会计分录: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固定资产 | ××× | —— |
长期应付款 | —— | ××× |
后续支付租金时:
项目 | 借方 | 贷方 |
长期应付款 | ××× | —— |
银行存款 | —— | ××× |
说明:
- “长期应付款”反映未来需支付的租金;
- 每期支付租金时,应区分本金和利息部分(可采用实际利率法)。
总结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不同,会计处理也有所区别。企业在进行相关业务时,应准确判断取得方式,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账务处理。以下为各类方式的简要对比:
取得方式 | 会计科目 | 注意事项 |
外购 | 固定资产、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 成本包括购置费用 |
自行建造 | 在建工程、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 | 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 |
接受投资 | 固定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 按合同或公允价值入账 |
融资租入 | 固定资产、长期应付款 | 视同自有资产处理 |
通过合理记录固定资产的取得,有助于企业真实反映资产状况,也为后续折旧、处置等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