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面芙蓉一笑开全文赏析】“绣面芙蓉一笑开”出自唐代诗人张祜的《集灵台·其二》,全诗如下:
>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唐代贵妇虢国夫人的形象,表面上是赞美她的美貌与气质,实则暗含讽刺,揭示了宫廷中权贵的虚伪与奢靡。
一、
本诗通过描写虢国夫人在清晨入宫时的情景,展现了她不施脂粉却依然艳丽动人的形象。诗人借“绣面芙蓉一笑开”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她的美丽和自信。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尤其是对权贵阶层表面光鲜、实则虚伪的批判。
二、表格展示(关键词+解析)
关键词 | 解析 |
绣面芙蓉一笑开 | 用“绣面”比喻女子面容精致,“芙蓉”形容其貌美如花,表现了女子的绝世容颜和动人一笑。 |
虢国夫人 | 唐代著名贵妇,杨贵妃的三姐,因得宠而地位显赫,常被后人视为权贵的象征。 |
承主恩 | 表示她受到皇帝的宠爱,暗示其地位非同寻常,也暗含权力的来源。 |
平明骑马入宫门 | 描写她在清晨骑马进入皇宫,表现出她的尊贵身份和日常生活的奢华。 |
却嫌脂粉污颜色 | 表面上说她不喜欢浓妆,其实是在暗示她天生丽质,无需修饰,也隐含讽刺之意。 |
淡扫蛾眉朝至尊 | 用“淡扫蛾眉”形容她简单素雅的妆容,表现出她的高雅气质,同时也暗讽权贵的虚伪做作。 |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凝练:全诗仅20字,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2. 对比手法:通过“绣面芙蓉”与“淡扫蛾眉”的对比,突出人物的自然之美与权贵的虚伪。
3. 讽刺意味:表面上赞美,实则批判,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四、历史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和繁荣的时期之一,但同时也是权贵当道、奢靡成风的时代。张祜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诗人,通过对虢国夫人等权贵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批评与反思。
五、结语
“绣面芙蓉一笑开”不仅是一句描写美人容貌的诗句,更是诗人借古讽今、表达对社会现实不满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要关注背后的社会问题与人性本质。
以上就是【绣面芙蓉一笑开全文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