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兰亭集序原文及赏析

2025-09-30 08:36:45

问题描述:

兰亭集序原文及赏析,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08:36:45

兰亭集序原文及赏析】《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公元353年(永和九年)农历三月三日,与友人聚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记述了当时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雅集活动,并抒发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全文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也出自此序。

一、原文节选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二、与赏析

项目 内容
作者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
创作时间 公元353年(永和九年)
地点 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
文体 散文(序文)
主要内容 记录兰亭雅集场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情感基调 由乐入悲,既有对当下欢愉的珍惜,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深沉思考
艺术特色 语言凝练优美,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动人
历史地位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书法作品的文本,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书法杰作

三、赏析要点

1.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文中通过对兰亭山水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

2. 人生哲理的体现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反对将生死等同看待,强调生命的珍贵。

3. 情感的层次变化

文章从开始的“信可乐也”,到后来的“悲夫”,情感由愉悦转为沉思,体现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4. 语言风格

用词简练而富有节奏感,句式错落有致,具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

四、结语

《兰亭集序》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它不仅是书法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王羲之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以上就是【兰亭集序原文及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