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调虎离山的意思是什么】“调虎离山”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出自古代战争策略,常用于比喻通过巧妙的手段引开对方的注意力或力量,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成语不仅在军事上使用广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常被用来形容策略性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
调虎离山:原意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以便于捕获。后引申为一种计谋,指通过诱骗、引诱等手段,使对方离开原来的位置或注意力,从而达到削弱其力量、制造有利条件的目的。
二、成语来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用此计策来对付曹操。后来,这一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境中,成为一种智慧与策略的象征。
三、成语用法
- 结构:动宾结构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宾语、定语
- 适用对象:可用于人、事、策略等
- 感情色彩:中性偏褒义,强调智慧和策略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引蛇出洞、声东击西、调兵遣将 |
反义词 | 守株待兔、坐以待毙、按兵不动 |
五、例句解析
1. 他故意在会议上提出一个不相关的问题,目的是调虎离山,让对手无法集中精力应对真正的议题。
2. 商家利用节假日促销活动,调虎离山地吸引顾客进店,再推销高价商品。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调虎离山 |
拼音 | diào hǔ lí shān |
出处 | 《三国演义》 |
释义 | 设法使对方离开原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用法 | 多作谓语、宾语、定语 |
近义词 | 引蛇出洞、声东击西 |
反义词 | 守株待兔、按兵不动 |
例子 | 他在谈判中用计调虎离山,成功争取了主动权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调虎离山”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成语,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策略表达方式,适用于多种场合,值得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