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一、
“野旷天低树”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停泊在建德江边时所见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野旷”形容野外辽阔无边,“天低树”则表现出天空仿佛低垂,与远处的树木连成一片,形成一种天地交融的意境。整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漂泊旅途中的情感波动,是唐诗中极具代表性的写景抒情之作。
二、内容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来源 | 唐代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
诗句原文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字面意思 | 野外辽阔,天空仿佛低垂到树梢;江水清澈,月亮仿佛靠近人。 |
意境分析 | 描绘了夜色下江边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
情感表达 |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意象深远,情景交融,富有画面感。 |
文化价值 | 是唐诗中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审美价值。 |
三、结语
“野旷天低树”虽只一句,却蕴含丰富的意境与情感。它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在阅读和赏析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也能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那种含蓄而深沉的美。
以上就是【野旷天低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