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音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有些成语中包含“音”字,这些成语往往与声音、音乐、语言或情感表达有关。它们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还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用来形象地描述某种状态或情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音”的成语,并附有简要解释和出处: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余音绕梁 |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动听,令人回味无穷 | 《列子·汤问》 |
音容笑貌 | 指人的声音、容貌和笑容,常用来怀念逝去的人 | 《红楼梦》 |
一语中的 | 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非常准确 | 《左传》 |
声音笑语 | 形容欢乐的气氛和轻松愉快的谈话 | 《水浒传》 |
音问不通 | 指彼此失去联系,没有消息 | 《晋书》 |
音尘不绝 | 指消息不断,音信频繁 | 《三国志》 |
金声玉振 | 比喻文章或言论完美无缺,有始有终 | 《孟子》 |
人声鼎沸 | 人声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 《红楼梦》 |
言外之意 | 话语中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 《论语》 |
音律和谐 | 指声音协调、节奏恰当 | 古代乐理文献 |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体现了古人对声音、语言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总结来说,“带音”的成语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美感。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层次感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