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形骸是什么意思】“放浪形骸”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为放纵、不拘小节,甚至有些狂放不羁、不受世俗约束的样子。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常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生活态度。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放浪 | 指行为放纵、不拘礼法 |
形骸 | 指人的身体、形体,也可引申为外在表现 |
整体含义:指人行为不检点、放荡不羁,不拘泥于世俗礼法,表现出一种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该成语出自《晋书·王导传》:“(王导)少有风鉴,识量清通,年十四,以孝行称,及长,博学善属文,性简素,不修威仪,放浪形骸。”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物性格或生活方式,带有一定褒贬色彩,视语境而定 |
近义词 | 狂放不羁、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谨言慎行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 | “他一生放浪形骸,不慕荣利,只爱诗酒山水。” |
描述某人生活态度 | “她从小就不喜欢被规矩束缚,活得放浪形骸。” |
历史人物评价 | “谢安年轻时放浪形骸,后来却成为东晋名臣。” |
四、总结
“放浪形骸”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不拘礼法、追求自由的人。它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具体取决于使用的情境和说话者的立场。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一种洒脱、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但也可能被理解为缺乏自律的表现。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放浪形骸 |
含义 | 行为放纵、不拘礼法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 |
用法 | 描述人物性格或生活方式 |
褒贬 | 视语境而定,可褒可贬 |
现代意义 | 强调自由、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