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简文 > 精选范文 >

六上语文《青山不老》课堂笔记

2025-10-05 07:16:55

问题描述:

六上语文《青山不老》课堂笔记,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07:16:55

六上语文《青山不老》课堂笔记】《青山不老》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讲述一位老人在荒山上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不懈的精神。本文语言朴实却富有感染力,展现了人物的坚韧与无私。

一、

《青山不老》主要讲述了:

- 背景介绍:一个偏远的山村里,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独自居住,面对荒凉的山地,他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决定植树造林。

- 人物形象:老人性格坚韧、勤劳、有责任感,他对土地充满热爱,愿意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 情节发展: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种树,尽管身体衰老,但他从未放弃,最终让原本荒芜的山地变得绿意盎然。

- 主题思想:文章赞美了老人无私奉献、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传达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二、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 内容
作者 梁衡
体裁 记叙文
主旨 赞美老人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
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修辞手法 比喻(如“青山不老”)、拟人、排比
关键语句 “他像山一样沉默,又像山一样坚定。”、“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三、重点句子解析

句子 解析
“他用了一生的时间,把一片荒山变成了绿洲。” 表现出老人长期坚持植树的成果,体现其毅力和贡献。
“青山不老,是因为有人在守护它。” 引申出环境保护需要人的努力和坚持。
“他的背影,仿佛是一棵挺立的松树。” 运用比喻,突出老人坚强不屈的形象。

四、写作启示

-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 注意语言的简洁与生动,避免过于平淡;

-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 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结语:

《青山不老》不仅是一篇写景记事的文章,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散文。它让我们明白:只要心中有信念,再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篇课文后,能从中汲取力量,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以上就是【六上语文《青山不老》课堂笔记】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