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二首孙光宪翻译】一、
《竹枝词二首》是五代时期诗人孙光宪所创作的两首具有浓郁民间风情的诗歌作品。这两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巴蜀地区的自然风光与民俗生活,体现了作者对地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竹枝词”是中国古代一种富有民歌色彩的诗歌形式,常用于表达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地方风俗。孙光宪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的文人,借这种形式来反映民间生活,使诗歌更具亲和力和生命力。
本文将对《竹枝词二首》进行简要翻译,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与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思想内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竹枝词二首) | 翻译与解释 |
第一首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 山上的桃花红艳盛开, 蜀江的春水环绕山间流淌。 花儿的红色容易凋谢,就像你的心意一样多变; 江水的流动没有尽头,就如同我的忧愁一般无边无际。 此诗借自然景物抒发女子对爱情的担忧与思念之情。 |
第二首 江南江北雪纷纷, 遥望乡关何处村? 帝子不归春草绿, 鹧鸪啼破暮云昏。 | 江南和江北都下着大雪, 远远望去,家乡的村庄在何处呢? 帝王的子孙没有归来,春天的青草却已生长; 鹧鸪鸟在黄昏的云层中啼叫,打破了沉寂。 此诗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以及对国家兴亡、人事变迁的感慨。 |
三、结语
孙光宪的《竹枝词二首》虽篇幅短小,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唐代后期文人对民间生活的关注与融合。通过这两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细腻观察,也能体会到他对故乡与历史的深切情怀。
如需进一步探讨竹枝词的文学价值或孙光宪的其他作品,可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