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什么意思】“义愤填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看到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而感到非常愤怒。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情绪的强烈,还体现了说话者对正义的坚持和对不良行为的谴责。
为了更好地理解“义愤填膺”的含义、用法及相关表达,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
一、成语解释
义愤填膺:
意思是因正义感被激发而感到非常愤怒,胸中充满愤慨。其中,“义愤”指因正义而产生的愤怒,“填膺”意为充满胸膛。
出处: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忠臣之于君也,义愤填膺,不避斧钺。”
近义词:
怒火中烧、气愤难平、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反义词:
心平气和、无动于衷、冷眼旁观、漠不关心
使用场景:
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形容对不公事件的强烈不满和道德谴责。
二、词语结构分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说明 |
义 | yì | 正义、道义 | 表示符合道德、公正的原则 |
愤 | fèn | 愤怒 | 表示强烈的不满或仇恨 |
填 | tián | 充满 | 表示情绪充盈、难以抑制 |
膺 | yīng | 胸膛 | 古代指胸部,引申为内心 |
三、例句解析
例句 | 解析 |
他看到老人被欺负,义愤填膺,立刻上前制止。 | 表达了因不公行为而产生的强烈愤怒 |
面对腐败现象,许多市民义愤填膺,纷纷向有关部门举报。 | 展现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愤怒 |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让他的义愤填膺,再也无法忍受。 | 强调情绪达到顶点,难以控制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避免口语化使用:
“义愤填膺”多用于书面语,不适合在日常对话中频繁使用。
2. 注意搭配对象:
一般用于描述人对不公事件的情绪反应,不宜用于自然现象或抽象概念。
3. 避免过度夸张:
虽然表示强烈情绪,但不应随意用于轻微不满的情况。
五、总结
“义愤填膺”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强调因正义感而引发的强烈愤怒。它不仅是一种情绪表达,更是一种道德立场的体现。在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义愤填膺 |
含义 | 因正义感而产生的强烈愤怒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近义词 | 怒火中烧、义愤填膺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无动于衷 |
使用场景 | 正式或书面语,表达对不公的愤怒 |
注意事项 | 不宜口语化,避免误用 |
以上就是【义愤填膺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