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及变化汇总】2017年,财政部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了重要修订和发布,旨在进一步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趋同,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此次修订涉及多个具体准则,涵盖了收入确认、金融工具、租赁等多个关键领域。以下是对2017年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主要变化的总结。
一、修订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财政部于2017年对部分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和发布。
二、主要修订内容及变化汇总
序号 | 准则名称 | 修订时间 | 主要变化内容 | 影响范围 |
1 |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 2017年7月 | 引入“五步法”收入确认模型,统一收入确认标准,取消“完工百分比法”的适用条件 | 所有确认收入的企业 |
2 |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2017年9月 | 对金融资产分类进行调整,引入“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强化金融资产减值管理 | 金融机构及持有金融资产的企业 |
3 |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 2017年9月 | 明确金融资产转移的判断标准,规范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 涉及金融资产转让的企业 |
4 |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 | 2017年9月 | 增强套期会计的适用性,优化套期关系的指定与评估流程 | 使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企业 |
5 |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 2017年9月 | 提高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细化披露要求 | 所有发行金融工具的企业 |
6 |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 2017年12月 | 明确政府补助的分类与确认方法,区分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 | 收到政府补助的企业 |
7 | 《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 | 2017年12月 | 规范持有待售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 拟出售资产的企业 |
8 | 《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 2017年12月 | 加强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 | 拥有多种投资形式的企业 |
三、修订意义
2017年的会计准则修订不仅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清晰、一致的会计处理依据。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和可比性,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财务信息的信任。
同时,新准则的实施也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需要加强对新准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四、结语
总体来看,2017年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多个关键领域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提供了更科学、规范的指导。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过渡期的准备工作,确保新旧准则的平稳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