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常识】岳阳楼,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的洞庭湖畔,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更因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以下是对岳阳楼的基本常识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
一、岳阳楼基本常识总结
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最初为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兵台。到了唐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成为文人登临抒怀之地。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颂千古,使岳阳楼的文化地位更加稳固。
岳阳楼历经多次毁建,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年间重建,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楼高14.5米,共三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此外,岳阳楼不仅是历史遗迹,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其周边还分布着众多文化景观,如君山岛、杜甫墓等,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岳阳楼常识一览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名称 | 岳阳楼 |
地理位置 | 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 |
建造时间 | 始建于三国时期(东吴) |
现存建筑 | 清代同治年间重建 |
建筑风格 | 江南园林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 |
楼层结构 | 共三层,高约14.5米 |
文化意义 | 因范仲淹《岳阳楼记》而闻名,体现“先忧后乐”的精神 |
著名人物 | 范仲淹、杜甫、李白、苏轼等曾登楼赋诗 |
旅游价值 | 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
周边景点 | 君山岛、杜甫墓、洞庭湖等 |
三、结语
岳阳楼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寄托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旅游的角度来看,岳阳楼都值得人们深入了解和探访。
以上就是【岳阳楼常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